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海波研究员学术报告

发布日期:2009-11-18 作者:null    编辑:    来源:威斯尼斯人wns888入口中国

应学院强子与CSR物理研究中心主任刘翔教授邀请,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海波研究员来访并作学术报告。

报告题目:Charm physics at BESIII

报告时间: 2009年11月23日(星期一)上午9:30

报告地点: 物理楼5004学术报告室

李海波研究员简介:

李海波,1998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粒子物理实验博士学位,1998年7月至2000年6月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做博士后,从事BES的物理分析工作,曾代J/psi物理组组长。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“引进国外杰出人才”,获中科院“百人计划”支持。现任高能所实验物理中心研究员,高能所学术委员会物理分会委员。

李海波博士现主要从事BES-III实验物理分析的研究,研究成果已有四篇论文发表在物理学科的顶尖杂志Phys.Rev.Lett.上,科研主要工作如下:

(1)与高能所邹冰松教授合作,在世界上首次利用J/psi强衰变研究重子激发态的结构, 探索重子激发态的产生和形成机制. 在J/psi->proton anti-proton h, proton anti-proton p0 衰变中, 测量了N*(1450)和N*(1535)的质量和共振宽度。

(2)与LBNL和Saclay实验室BaBar成员合作,首次研究了在B0->hCKS衰变道测量sin(2b)的可行性, 预言了在B+->hC(2S)K+ 衰变中测量hC(2S)质量和宽度. 其结果已经发表。

(3)利用ALEPH实验数据测量了e+e-->ZZ的产生截面, 运用Z玻色子质量约束来提高测量的显著性. 从实验上排除了中性玻色子的自偶合,验证了标准模型的预言。

(4)在BaBar实验中, 利用正负电子反对称的特性研究时间依赖的CP破坏参数,首次研究了B0->rp衰变中的CP破坏, 并利用神经网络方法排除连续本底,构造多维变量似然涵数拟和, 采用了每个事例分辨率以提高测量的显著性。

(5)首次在B0->r+r-稀有衰变中测量了sin(2a), 这一工作被认为是B介子工厂的里程碑; 同时, 发展了多维变量拟和分析工具。




Baidu
sogou